营口港: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开创集装箱运输新局面

营口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积极作为,前三季度吞吐量增长4%,外贸量和集装箱量均显著上升,新开通入欧国际班列,构建海铁联运网络,成为东北亚重要中转枢纽。内贸航线覆盖30多个港口,航班密度达到420班次,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融入跨境电商。营口港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营口港: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开创集装箱运输新局面

在当今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变革之际,东北地区的营口港迎来了极具潜力的发展机遇。透过这座港口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地区经济的脉动,更能感受到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不断提升的地位和影响力。

逆势增长:外贸增幅超10%

2023年前三季度,营口港的表现值得点赞。尽管大环境的经济压力不容小觑,但其吞吐量却逆势增长,增幅达到4%。在外贸方面,更是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增幅达到 10.1%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营口港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同时也彰显了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节点的战略价值。

国际班列网络持续拓展

营口港的成功绝非偶然。近年来,营口港务集团紧跟国家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不断的创新驱动,拓展其国际货运班列网络。举例来说,在开通至华沙和多布拉等国际集装箱班列后,10月23日,营口港又成功开启了经满洲里直达俄罗斯卡卢加的集装箱班列。这条班列不仅成为营口港通往欧洲的第六条国际航线,更是标志着营口港在全球物流格局中,特别是在连接中国与欧洲之间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令人振奋的是,这些国际班列的开通大大提升了营口港的货运能力。目前,每周有六班列车发车,这一数量已占到了满洲里口岸货运量的50%。这一进展,更是印证了营口港务集团对海铁联运网络的有效布局。同时,随着"营满欧"国际货运班列的迅速发展,营口港也在为"东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注入了更多动能。

构建区域中转枢纽

营口港拥有的海铁联运网络可谓遍布广泛。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营口港目前已建立起5条外贸直航航线和4条内支线,月度航班总数超过50班,这为"营满欧"国际货运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与此同时,营口港致力于构建服务环渤海,并面向东北亚的中转枢纽,更注重与区域内各大港口的合作。

去年圣诞节,营口港开设的辽鲁陆海货滚甩挂运输通道进行了试运营,成功运营了11次,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并预计将在今年11月正式开通。这一创新型的货运模式不仅提高了港口的运输效率,更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贸易便利化奠定了基础。根据数据,营口港的内贸集装箱航线已经覆盖全国30多个沿海港口,月航班密度达到420班次,运量甚至占据了东北港口的三分之二,成为连接东亚、日本、韩国、欧洲以及东南亚的重要中转枢纽。

数字化与绿色发展并重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营口港推出了"互联港+"战略。这个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货物与物流信息,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境电商平台,这无疑是营口港在现代物流业中的一大创新。近年来,营口港控股的科技公司已成为阿里巴巴1688全球货源平台的运营商,凭此机会,营口港不仅推动了自身转型升级,更积极融入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潮流中。

在这个数字化浪潮中,营口港以创新思维为动力,大力拓展国际业务。然而,营口港并不仅仅专注于数字化转型与海外市场的开拓,同时也在不断优化自身的硬件设施与服务流程。例如,营口港通过引入先进的集装箱制作和处理技术,减少了在港口的停留时间,提升了整体运输效率。与此同时,港口也在逐步实现绿色港口的目标,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力求在发展中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营口港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港口的发展,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当下,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优势,成为了每一个港口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望未来:连接南北贸易的重要通道

营口港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实力,得益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结合。这使得营口港在与其他国际港口竞争时,有着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定位。今后,营口港不仅要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还需深化与其它国际港口的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双赢局面。

为了携手各国共同发展,营口港努力架设起国际物流与贸易之间的高效桥梁。在国际物流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营口港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上的重要节点,更是一个为国际经济注入活力的重要通道,肩负着连接南北贸易的伟大使命。通过强化各方合作,营口港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预示着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正在向它走来。

展望未来,营口港将继续发挥其作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的优势,不断创新,迈向更高的发展目标。无论是在国际班列的开通还是在科技合作的推进上,营口港都将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