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港口控股集团迎来吞吐量突破2亿TEU的重要里程碑

和记港口控股集团(HPH)近日宣布其在香港经营的港口累计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亿TEU,标志着其行业领先地位。面对全球经济挑战,HPH计划投资18亿美元以提升设备和运营水平。尽管香港港口的吞吐量数据有所波动,但其中转货物数量仍显示出竞争力,未来需加快码头建设以满足超级货船需求,确保行业的持续发展。
和记港口控股集团迎来吞吐量突破2亿TEU的重要里程碑

和记港口控股集团(HPH)近日宣布,其在香港经营的港口累计集装箱吞吐量已成功突破2亿TEU,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充分展示了该集团在全球港口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这一成就不仅反映了和记港口控股集团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基础设施投资,更表明了其在支持香港物流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角色。随着全球物流供应链不断演变,HPH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灵活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最新数据显示,尽管2023年2月份的吞吐量明显下降至143万TEU,环比降幅达21.6%,但在前两个月整体吞吐量却保持在325.6万TEU,相较于去年同期仅下降5%。

多码头协同发展 提升服务品质

旗下的香港国际码头、中远国际集装箱码头以及亚洲集装箱码头等多个港口业务,均为全球各大航运公司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这些港口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升级设备,确保了客户在快速、高效运输中的需求得以满足。

在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香港的物流业虽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然而HPH对市场形势的灵活应对和相应策略,显然让其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投资升级设备 保持竞争优势

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市场困境,HPH高层管理方面已经开始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首先,该集团计划在未来的3年内投资高达18亿美元用于设备升级,这一举动旨在通过技术的提升与设备的更新,显著提高运营效率。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导致需求波动,HPH仍然致力于创新与升级,以保持竞争优势。

中转优势明显 但竞争压力增大

香港港口作为全球航运网络的重要节点,长期以来在中转货物运输方面享有极高的声誉。近期数据显示,香港的中转货物数量已显著上升,这进一步证明其作为国际航运企业重要选择目的地的地位没有减弱。

然而,与深圳港在同一时期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深圳港的吞吐量在2023年初期达到403.3万TEU,同比上升16.2%。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深圳港的逐步崛起,也为香港港口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加速建设新码头 应对未来挑战

面对持续增长的竞争压力,HPH首次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香港港口的整体竞争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2015年香港整体出口货值下降6.1%,同时葵青码头的吞吐量在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1.1%,但香港港口提升竞争力的战略依然需要加快推进。

专家特别强调建设新的10号码头的重要性,以适应超级货船的停泊需求,这在未来将显得愈发重要。更加高效的港口布局能够促进更快的货物周转,提高物流整体运行效率,从而提升香港港口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

业界对政府推进新土地使用政策和驳船泊位计划表示强烈期待,认为这将有助于港口及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为提升香港的全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索绿色物流 推动可持续发展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记港口控股集团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探讨与布局。他们表示希望能够通过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深度互动和业务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发掘机遇,推动行业的发展。

HPH还进一步探索了绿色物流的发展方向,通过实施可持续的物流方案,响应全球倡导的环保及生态保护理念,从而为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作出贡献。

总之,尽管面临许多外部挑战和市场波动,和记港口控股集团仍然积极应对,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随着未来投资和建设的不断推进,HPH无疑将继续在全球港口和物流行业中发挥关键作用。

走过了2亿TEU集装箱吞吐量的里程碑,和记港口控股集团也在不断地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推动香港这一国际物流中心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