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物流行业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电气化浪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电动卡车销售量较2022年增长35%,这一趋势背后是各国环保政策的推动、成本下降以及企业自身的脱碳目标。
数据显示:公路运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2.2%,电动卡车的普及在减排方面具有显著潜力。
短途与长途运输的电气化差异
电动卡车在短途与长途运营中的表现差异显著。其中,长途运输所需的频繁充电使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展变得尤为重要。加姆布里奇大学机械工程教授大卫·塞本指出:"生产足够的电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仍然是电动车队电气化的最大障碍。"
根据行业调查,电动化车辆的引入已成为2023年物流领域的第十三大趋势, 17%的物流决策者 将其视为当前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时尚与生活方式领域,这一比例高达24%,而在易腐品行业则仅为10%。
区域市场表现各异
《全球电动车展望2024》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卡车市场占有率达70%,虽较2022年的85%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欧洲电动卡车销售几乎增长三倍,突破10,000辆;美国市场也实现三倍增长,但总量仅1,200辆,不足所有卡车销售的0.1%。
"氢能卡车因其高昂的购入和运行成本,显然难以成为可行的替代方案,而电动卡车的价格正逐渐降低,成为可行选择。" —— 大卫·塞本教授
基础设施挑战与政策推动
欧盟近期立法要求在欧洲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密集布置公共充电设施,确保每隔一定距离即可充电。然而,塞本教授指出:"如果长途驾驶需要增加公共充电站的一次停留,将会延长行程时间,增加物流成本,这是企业难以承担的。"
在美国,新颁布的重型车排放法规预计将使零排放车辆(ZEV)未来占到销售份额的60%。欧盟则计划到2040年实现重型车辆90%的CO2减排目标,这将进一步推动物流领域电动化进程。
尽管电动化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但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政策环境的稳步推进,预示着电动物流车队积极转型的可行性。智能化与可持续性正成为未来物流发展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