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范围内,电动物流车队的兴起正在快速改写运输行业的格局。 国际能源署(IEA) 最新统计显示,2023年电动货车销量较2022年大幅增长35%。这一趋势既得益于各国积极的环境政策,也反映了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减排目标的坚定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短途与长途运输的电动化进程呈现明显差异。长途运输因需要更频繁充电,相关基础设施的扩展成为关键制约因素。这促使各行业积极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化需求。
然而,向充电站输送充足电力并承担相应成本,仍是当前电动车队推广面临的主要障碍。 剑桥大学机械工程教授大卫·塞本(David Cebon) 指出,公路运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2%,这凸显了运输电动化对减排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众多企业正全力推进车队电动化转型。
根据行业权威报告《物流趋势图》,电动化位列2023年第十三大物流趋势,17%的物流决策者认为其与公司战略密切相关。其中,时尚及生活方式行业认可度最高,达到24%;而易腐产品行业的关注度仅为10%。由于商用卡车年均行驶里程约为乘用车的十倍,重型卡车的脱碳进程仍面临复杂挑战。
《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4》报告显示,中国在电动卡车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23年销量占全球总量的70%,虽较2022年的85%有所回落。欧洲市场表现亮眼,电动卡车销量几乎增长两倍,突破10,000辆大关。美国市场同样实现三倍增长,但总量仅达1,200辆,占整体卡车销量不足0.1%,表明该领域仍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为应对充电需求,充电设备供电成本高企、电网接入等待周期长等问题持续困扰物流企业,部分公司甚至考虑将仓库迁至电力资源更充裕的区域。专家建议,物流企业需与配电网络运营商(DNOs)建立更紧密的协作机制,同时政府、监管机构与私营部门的三方合作也至关重要。
电动物流车队的普及将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噪音污染。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前电动卡车在短途运输领域表现优异,但随着电池技术持续突破和充电网络不断完善,其在长途货运市场的应用前景也将逐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