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运价骤降:因素解析与未来走势预测

近期海运运价因新增运力持续下降,尤其欧美远洋航线跌幅明显。受市场环境与竞争加剧影响,运价预计仍将下滑但幅度会缩小。未来运力交付将继续影响市场波动。
海运运价骤降:因素解析与未来走势预测

在全球物流行业中,海运运价的波动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最新数据显示,海运运价正经历全面下跌态势,引发业界对市场走向的深度思考。

运价持续下行 美西航线领跌

根据2023年10月19日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该指数已连续两周下滑,最新报 3542.44点 ,降幅达 3.6% 。其中,欧美航线表现尤为明显:

• 美西航线运价从7月1日的 8500美元 高位回落至 6700-6900美元 区间,跌幅达 6.92%

• 美东航线运价也从 10400美元 降至 9800美元

运力过剩成主要推手

Alphaliner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增船舶271艘,总运力达 168万TEU ,其中第二季度月均交付量达 31.5万TEU 。预计下半年还将有 149万TEU 运力投放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红海局势动荡及美国东海岸劳资谈判等因素,促使部分船公司将小型船舶转投美西航线,进一步加剧运力竞争压力。

航运企业应对策略

尽管当前运价下行,但今年4-7月SCFI指数曾连续13周上涨,累计涨幅达 103% ,为航运企业积累了应对空间。最新数据显示:

• 上海-欧洲航线: 5000美元/TEU (周跌1.01%)

• 上海-地中海航线: 5361美元/TEU (周跌1.16%)

• 上海-美西航线: 7124美元/FEU (周跌530美元)

多重挑战下的行业转型

除供需关系外,全球物流业还面临:

• 国际贸易政策与地缘政治风险

• 环保法规趋严推动绿色船舶投资

•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基础设施升级

市场前景展望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运力投放节奏趋稳,叠加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政策利好,运价跌幅或将收窄。航运企业需建立动态响应机制,在运价波动中把握:

• 航线网络优化

• 成本精细管控

• 绿色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