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航空货运行业整体繁荣的背景下,今年旺季市场却呈现出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景象。行业期待的强劲反弹并未如期而至,在 迫切需求与运力紧张的双重约束下 ,运输价格保持平稳走势,这一反常现象引发了业界对供应链动态和市场决策机制的深度思考。
市场分析显示,航空货运旺季表现平稳的根本原因在于 全年高位运行的供需关系 ,使得传统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减弱。面对持续的海运限制、美国秋季码头工人罢工风险以及电商平台运力调配等预期挑战,众多托运人已提前布局。数据显示,10月份航空货运装载系数提升4个百分点至63%,但11月第二周需求同比增幅仅为4%,较前三季度12%和11%的强劲增长明显放缓。
现货市场方面,全球平均运价虽同比上涨20%,但增速已从9月的25%有所回落。特别是在 东南亚至北美 这一关键航线上,运价出现环比下滑:中国香港地区运价下降2%,上海地区运价更连续两周下跌6%。国际航空货运协会贸易展会上,多位行业高管直言"旺季已近尾声",市场活跃度未达预期。
国际物流巨头Kuehne+Nagel分析指出,托运人提前下单的策略客观上导致了旺季周期缩短。该公司CEO斯特凡·保罗预测,第四季度运输量将保持平稳增长,航空与海运增幅可能维持在 低个位数水平 ,与早前乐观预期形成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TEMU、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的跨境直邮业务为部分航空公司带来显著收益。监测显示,中国大陆及香港出发的货机满载率持续高位,推动加拿大航空、大韩航空等企业在第三季度取得18%的收入增长。DHL快递在亚洲航线的货运量也实现8.5%的反弹。
运力配置方面,亚洲区域内航线面临严峻挑战。Dimerco Express Group全球销售副总裁Kathy Liu透露,航空公司普遍优先分配长途货运运力以追求更高收益。Cargo Facts Consulting报告则显示,8-9月主甲板货机运力仅微增1%,今年新投放货机数量预计为150架,较去年258架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MD-11、波音747-400等 老旧货机加速退役 进一步加剧供给压力。据统计,今年将有超过40架货机因维护成本攀升和监管限制退出市场。区域性运价波动显著:北欧至北美航线周涨幅达50%,现货运价达每公斤2.64美元;欧洲至南美航线非合同运价更飙升至每公斤5.88美元,主要受圣保罗机场拥堵影响。
展望未来,行业将面临多重变量考验。美国东海岸港口劳资谈判若在明年1月15日前未达成协议,可能引发罢工潮并刺激航空货运需求。但全球制造业活动放缓已成现实,11月制造业PMI首次跌破去年同期水平,德国经济再现衰退迹象,欧洲整体疲软态势可能制约货运增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航空货运市场的强劲态势或将延续至2025年第一季度。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行业参与者需要建立更具弹性的业务模式,在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环境中精准把握机遇,方能赢得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