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如何以稳中向好的姿态行进,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2024年7月,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应对多重挑战的能力表现出色,运输需求高位运行,整体供需关系良好,成为推动外贸发展的动力引擎。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6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 8.6% ,这一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不仅带动了外贸规模的持续扩大,更为集运市场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中有升
伴随中国出口业务快速增长,各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表现也相当亮眼。2024年6月,中国主要港口的经营情况保持正常,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了稳定增速。数据显示,全国港口在6月份完成了 2900万TEU 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 6.9% 。
其中,沿海港口表现尤为抢眼,吞吐量达到 2559万TEU ,同比增长 8.0% 。而内河港口方面,虽然有所回落,吞吐量下降 0.3% ,但整体上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欧地航线运价增速放缓
具体来看,欧洲与地中海航线虽然仍旧维持着高位的运输需求,但由于受到欧元区7月份综合PMI初值仅为 50.1 的影响,在制造业活动疲软的背景下,市场运价的上涨势头放缓。
7月,中国出口至欧洲及地中海的运价指数均有所上涨,其中对欧洲的运价平均增长 29.9% ,对地中海的运价平均上涨 14.5% 。上海港出口至这些地区的市场运价平均值分别达到了 4975美元/TEU 和 5372美元/TEU ,表明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市场依然具备相当的上涨空间和潜力。
北美航线运价高位回落
与欧地航线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美航线的运价近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态势。根据Markit发布的最新制造业PMI数据,北美市场的制造业指数已下降到 49.5 ,创下一年来的新低。
这一变化不仅引发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担忧,同时也导致运输需求的增速有所减缓。尽管初期运价仍显坚挺,但从7月中旬开始,市场运价的回落却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中国出口至美西及美东的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值仍显示出上涨幅度,分别达到了 19.2% 和 19.1% 。
南美市场运价保持高位
在全球航运市场表现不一的情况下,南美航线仍展现出稳定向好的趋势,运价保持在高位。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出口至南美的运价指数平均值达到了 1797.80点 ,相较于上个月平均水平上涨了 18.0% 。
这一数据表明,南美市场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依旧保持着强韧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需求基础。南美航线的强劲表现不仅为中国出口带来新的机遇,也为航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市场展望
综上所述,2024年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表现出各航线情况的不平衡,各地的市场需求均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在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航运企业亟需灵活应对,以适应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
展望未来,企业应始终关注市场动态与客户需求,围绕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成本、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稳步的业务增长和市场占有率提升。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推动下,中国的航运市场虽面临挑战和压力,依然充满希望与机遇。唯有不断探索和适应,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稳健发展,为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