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发布:民用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将于2024年施行

新的《民用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自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定旨在保障航空运输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明确各方责任,确保市场秩序。各方主体、托运人和承运人将肩负重任,同时引入电子单证和投诉机制,助力行业的现代化与透明化。此规定强调优先处理紧急运输,体现了对国家和公众利益的重视。
新规发布:民用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将于2024年施行

中国民航局日前发布新版《民用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将于 2024年12月1日 正式生效。新规旨在通过建立更规范的运输管理体系保障航空货运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标志着我国航空货运管理进入新阶段。

规定基本宗旨

新规以 "安全为先、规范发展" 为核心,依据《民用航空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适用于境内所有航空货运承运人、机场管理机构、地面服务代理人及托运人。民航局运输司负责人表示,新规将有效解决当前行业存在的标准不统一、责任边界模糊等问题。

境内外统一监管

新规首次明确将 外国及港澳台地区承运人 纳入监管范围,要求所有涉及中国内地航班的国际货运业务均需遵守统一安全标准。民航局将建立动态监管机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市场主体责任明确

规定要求承运人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禁止恶性价格竞争。值得注意的是,新规首次将 行业协会自律 写入条文,要求相关协会建立诚信档案制度,推动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

托运人义务强化

托运人需确保货物申报信息 "三真实" (品名真实、分类真实、文档真实),代理托运必须持有效授权书。对于谎报瞒报危险品等行为,新规设定了最高10万元罚款的处罚措施。某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这将倒逼整个供应链提升合规水平。"

应急运输绿色通道

针对抢险救灾等特殊物资运输,新规要求建立 "四优先" 机制(优先接收、优先配载、优先装机、优先起飞)。民航局应急办透露,正在开发应急物资智能调度平台,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试运行。

数字化转型加速

规定明确鼓励使用电子航空运单(e-AWB),要求企业至少保存运输记录 24个月 。某航空货运IT服务商表示:"新规将推动行业数字化投入增长30%以上,特别是区块链存证技术将迎来爆发式应用。"

消费者权益保障

所有承运人需在官网显著位置公示投诉渠道,并承诺 7个工作日内 响应处理。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将每季度发布投诉分析报告,建立企业服务质量"红黑榜"。

业内专家指出,新规实施后,我国航空货运业将呈现"安全水平提升、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的三重效应,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航空物流体系奠定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