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制造和加工行业中,粘合剂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其应用范围涵盖包装、电子、汽车、建筑等多个领域。粘合剂性能多样,既可以是永久性粘接,也可设计为可移除特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基材的粘接需求。特别是在标签应用技术中,粘合剂的选择与使用尤为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类型粘合剂具有易燃特性,如联合国编号UN1133标识的产品,被归类为3类危险品。这类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IMDG Code对粘合剂的分类管理
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粘合剂的官方运输名称为"粘合剂,含易燃液体",并依据危险程度细分为三个类别:
I类粘合剂 危险性最高,运输时需提交危包证,包装要求最为严格。
II类和III类粘合剂 相对安全,IMDG Code规定其包装限制均为5升,且运输时无需提供危包证。这一政策显著简化了企业申报流程,加快了海运出口效率。
运输安全注意事项
尽管II类和III类粘合剂运输程序有所简化,企业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1. 必须进行准确的产品分类
2. 选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
3. 落实防火安全措施
4. 在运输车辆上正确张贴警示标识
专家提醒:合理的粘合剂分类与规范处理不仅能确保运输安全,还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深入理解IMDG Code相关规定,已成为现代企业合规经营和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