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市场新格局俄伊制裁驱动下的油轮贸易变革

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和伊朗油气的制裁加大,将重塑全球油轮市场格局。制裁旨在削弱石油收入,虽需警惕短期内供应链波动,但整体市场可由其他中东国家填补空缺。同时,二手船只需求增加可能会缓解资产价格下滑压力。
全球油气市场新格局俄伊制裁驱动下的油轮贸易变革

在全球能源格局动荡的背景下,针对俄罗斯与伊朗的制裁正在重新塑造油轮市场的格局。7月3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涉及伊朗石油及石化产品出口的100多名与伊朗相关的个人、公司及船只实施制裁。这一举措正值欧盟于7月18日通过第18轮制裁措施后不久,该措施明确将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从固定的每桶60美元下降至47.6美元,并计划于9月3日生效。

虽然美国参与了最初的七国集团价格上限协议,但并未正式支持欧盟的新价格上限。同时,欧盟还对从第三国加工的俄罗斯原油进口精炼产品实施禁令,给加拿大、挪威、美国、英国和瑞士等国设立了豁免条款。这样的制裁举措彰显了遏制伊朗与俄罗斯石油收入的决心,但迄今为止,双方在战略协同上仍显得较为有限。欧盟主要致力于削弱俄罗斯的能源收入,而美国则意在通过经济制裁实现更为广泛的地缘政治目标,包括贸易杠杆与重启与伊朗的外交接触。

在以往制裁俄罗斯、伊朗及委内瑞拉原油的过程中,往往导致了被制裁石油的平行市场的出现。尽管更加严格的制裁措施和七国集团价格上限机制已扩大了被制裁船只的名单,俄罗斯原油依然能抵达特定买家。伊朗的石油也在自2019年实施美国制裁后持续流向亚洲市场。

在未来,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一轮对于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制裁将如何影响油轮市场的动态。虽然美国尚未对购买俄罗斯石油设定具体处罚,但若罚款力度足够,可能会使印度转向其他供货来源,而印度正是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其大多数交易使用的是Suezmax和Aframax油轮。

印度若减少俄罗斯原油进口,势必会显著提升该国对中东其他地区的进口需求。如此一来,VLCC(超大型油轮)的需求将会上升,而中型油轮的使用量则可能相应减少,因后者在阿拉伯湾的装载量较少。尽管自2019年以来,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通过暗色油轮依然能够将其原油推向国际市场。

然而,近期针对涉及伊朗原油出口的个人、公司和船只的新一轮美国制裁,很可能短期内扰动伊朗原油供应链。然而,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石油供应过剩,其他中东国家可以轻易替代伊朗所丢失的原油,因此,即便伊朗的原油出口因制裁而下降,其对全球石油交易和油轮需求的影响也不会显著。

关于欧盟第18轮的俄罗斯制裁,价格上限大幅降至每桶47.6美元,这将极大地限制俄罗斯借助主流国际船队来运输其原油的能力。由于乌拉尔原油不太可能在如此低的价格下交易,以往当乌拉尔原油价格低于价格上限时,主要由希腊船东运输其原油。而若要在新价格上限之上出售乌拉尔,俄罗斯将需要扩大其平行油轮船队(通常称为暗色/灰色船队)。

与此同时,美国和欧盟对越来越多的船只施加制裁,这一现象表明,俄罗斯和伊朗等被制裁国家可能会获取更多非受制裁的船只,以促进其贸易。在制裁的背景下,寻求突破的平行船队增加,势必会对正常贸易的船舶供应造成挤压,从而支撑租金水平。

2022年,油轮市场交易活动剧增,特别是对于15年以上的老旧船只,众多不透明或之前未被熟知的买家涌入市场,收购用于运输俄罗斯原油的船舶。对老旧船只需求的激增支撑了原油油轮市场二手资产价值的上升。同时,这种需求的提升也导致2022年至2024年间拆解活动显著下降,旧船只依然在服役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针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措施再度激起市场对老旧船只的关注,这势必会为二手市场软化的资产价格提供一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