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储能柜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其出口运输面临诸多挑战。超重储能柜的复杂海运流程、港务备案的合规要求等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专业视角解析UN3536类别储能柜的海运出口全流程。
合规先行:UN3536危险品运输规范
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锂电池储能柜被明确归类为9类危险品(UN3536),需严格遵守危险品运输规范。尽管中国商务部积极支持新能源产品出口,且上海海事局已取消储能柜的海事备案要求,但UN38.3测试报告和试验概要仍是必备文件。值得注意的是,港务备案政策仍维持原有标准,这对出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
超重设备运输解决方案
42吨级超重储能柜的进港与吊装作业需要专业技术支持。这涉及特种设备的使用、运输路线的规划以及港口作业的协调。选择具备危险品运输资质的专业物流服务商,制定个性化运输方案,是确保作业安全高效的关键。
舱位预订策略
42吨储能柜通常采用20HQ标准SOC箱运输,属于危险品特种柜兼超重柜。各船公司对锂电池产品、20HQ箱型及超重柜的运输政策存在差异。出口企业需充分了解主要航线的承运要求,建立稳定的船公司沟通渠道,以提高舱位确认效率。
危险品包装证明办理
危险品包装证明是出口必备文件。根据储能柜规格不同,办理要求有所区别:
- 小型储能电源(3立方米以下且≤460KG)可直接办理危包证
- 超出上述规格需办理虚拟危包证,所需材料包括:MSDS、电池UN38.3测试报告、货物运输鉴定书及危险特性分类鉴定报告
全流程物流服务体系
专业的物流服务应涵盖从订舱到目的港交付的全链条服务,包括:危险品申报、港务备案、特种设备运输、船舶配载等环节。对于10尺至45尺不同规格的储能柜,特别是超重、超大件设备,需要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
储能柜海运出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面掌握国际运输法规,构建专业的物流服务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运输安全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