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公路运输正逐渐成为连接两国经济的重要桥梁。区别于传统海运的漫长等待与空运的高昂成本,通过陆路通道将货物安全高效送达泰国曼谷已成为现实选择。
近年来中泰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2022年突破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在此背景下,传统物流方式已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公路运输凭借门到门服务、灵活调度及成本优势,在电子产品、农产品、机械配件等细分领域获得显著增长。
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中泰跨境公路货运可实现5-7天时效,较传统海运缩短约70%时间,成本仅为空运的30%-40%。主要服务创新包括:
• 全国多点集货网络覆盖
• 标准化17.5米半挂车运输
• 电子化通关系统应用
• 全程温控等专业解决方案
尽管发展迅速,中泰公路运输仍面临多重挑战。运输距离超过3000公里,途经老挝或越南等第三国时,需协调不同国家海关政策。此外,东南亚雨季道路条件、跨境保险覆盖不足等问题也需行业协同解决。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预计2025年中泰公路货运量将保持15%以上年增长率。昆曼公路等基础设施升级,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海关"单一窗口"建设,将进一步优化跨境物流效率。
专家建议,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时应重点考察跨境通关能力、应急预案体系和货物追踪技术等核心指标,以实现供应链稳定性与成本控制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