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飞机货舱就像一个巨大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塞进尽可能多的货物,并且保证安全和效率?答案就是"打板"。
"打板"是空运货物在装进飞机货舱前的一个预处理过程。类似于海运中的"装箱",是将零散的货物按照一定规格固定在集装器(通常是航空集装板或集装箱)上,形成一个整体,再装入飞机货舱。这一过程能显著提高装卸效率并有效保护货物。
这里的"板"并非普通木板,而是航空公司提供的专用航空集装板。每块板都有唯一编号,方便追踪查询货物状态。常见的板型有大板和小板,尺寸规格各异,例如大板尺寸约为318厘米×244厘米,小板约为318厘米×224厘米。
- 提高装载效率: 将零散货物整合为整体,减少人工搬运次数和时间
- 保护货物安全: 固定货物可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挤压
- 优化空间利用: 通过合理堆叠最大限度利用货舱空间
- 降低运输成本: 货运代理与航空公司签订包板协议后,可按板结算,灵活搭配重货和泡货
目前空运货物的"打板"工作主要由货运代理公司或包板商完成。货代公司根据航空公司舱位要求和货物特性,选择合适集装板并进行专业固定。
"打板"高度限制取决于舱位类型和飞机型号。通常低板高度限制约1.6米,中高板根据机型不同在1.6-2.4米之间。低板大板一般可装载8-10立方米货物,具体取决于货物类型。
与航空公司签订包板协议通常是货代公司实力的体现。只有具备稳定货源、强大业务能力和承运能力的公司,才能更好地灵活分配货物,实现利润最大化。
作为航空物流的关键环节,"打板"直接影响货物运输效率、安全性和成本。了解这一过程的原理和优势,有助于企业选择更合适的物流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