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凛冽的寒风中,一架架飞机平稳起降,连接着中国东北与世界各地。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正以其日益重要的地位,成为东北亚地区航空运输的关键枢纽。这座机场不仅承载着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任,也见证着中国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
东北地区重要航空门户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IATA代码:HRB,ICAO代码:ZYHB),前身为哈尔滨阎家岗机场,坐落于哈尔滨市西南约37公里处。自1979年投入使用以来,它已发展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繁忙的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与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并驾齐驱。
机场海拔高度为139米(457英尺),飞行区等级为4E,拥有一条长3200米、宽45米的主跑道,可满足各类大型民航客机的昼夜起降需求。
大规模扩建提升保障能力
为适应不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于2014年启动了大规模扩建工程,总投资高达46.19亿元人民币。扩建目标是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5万吨、年起降14.1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扩建工程的核心内容包括:新建一座16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并将原有6.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扩建至1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45个机位,显著提升机场的停机保障能力;将跑道及平行滑行道由3200米向南延长至3600米,并配备二类盲降系统,提高飞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降落安全性。
东北亚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
作为中国东北部重要的航空枢纽,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吸引了多家航空公司在此设立基地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黑龙江分公司将其主基地设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深圳航空、四川航空、奥凯航空也在此设立了过夜基地。
目前,共有30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哈尔滨机场投入运营,开通国内、国际航线147条,通航城市80多个。哈尔滨机场对俄航线数量多达8条,分别飞往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南萨哈林斯克、雅库茨克等城市,对俄业务量占到东北地区的85%。
展望未来
凭借着四通八达的航线网络,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国内重要城市,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洲、美洲主要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
未来,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航线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成为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航空枢纽,为促进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