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快递快运行业,时效性与成本控制是每个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电动重卡作为新兴运输工具,是否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在国内快递快运行业遭遇挑战的背景下,电动重卡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入探讨。
行业现状:多重压力下的生存挑战
近期,多地区的快递快运公司反映,国内市场因经济下行及消费降级,快递快运行业的总量较疫情前下降约20%。在微利甚至亏损的行业环境中,众多快递公司和承运商都呈现出强烈的生存压力。随着招标价格逐年走低、更高的燃料成本以及账期延长等多重压力的叠加,运输企业要想突围,亟需寻求新的运营模式。
电动重卡:政策支持下的新选择
结合目前的政策优势,许多运输企业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搭配"车电分离"模式来引入电动重卡。这种模式下,无电池的车辆通常售价较低,能有效降低每公里的运营成本,从而实现可盈利运营。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适者生存,惟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迎接挑战。"一位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
技术配置:适合快递快运的车型选择
根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的电动重卡根据不同的载重需求有各种车型可选,适用于快递快运的最佳选择是4×2的双轴电动重卡,其驱动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是足够的。电动重卡的电池布局方式有两种选择,即后背式和下置式,后背式虽方便换电,但空间利用受到限制,而下置式则在整车稳定性上更具优势。动力电池电量的选择上,513kWh的配置在续航能力上表现优越,更适合快递快运需求。
成本优势:显著降低运营开支
运营优势上,一款4×2电动重卡配合2轴厢式挂车,经过测试后发现其每公里的电耗为1.2kWh。在自建充电桩情况下,攥算出的每公里费用约为0.85元,相较传统的LNG重卡和柴油重卡,能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每年可节省近19万元。
时效挑战:速度与充电的限制
然而,电动重卡在时效性上的劣势不可忽视。按照测试的标准,电动重卡的最佳巡航速度为80km/h,明显低于传统重卡的100km/h,这使得其在具有时效要求的快递快运场景中显得捉襟见肘。此外,车辆的充电次数、充电时长等也将直接影响运输效率。因此,为了提高运输时效,一些企业开始探索中途充电和换电模式,或通过安排多个电动重卡进行接力运输,以降低对单辆车的时效要求。
前景展望:创新思维破局
综上所述,电动重卡用于快递快运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市场潜力,建议有条件的运输公司尽早布局,抢占市场先机。虽然面临不少挑战,但通过合理的运营模式和创新思维,电动重卡定将在快递快运行业打破僵局、开辟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