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为何受日韩海运企业的重重阻碍

中国汽车出口正遭遇日韩海运企业的运输困境。未能取得适用的滚装船让中国企业在运费上处于不利地位,导致竞争力下降。各方采取中介方式和CKD/SKD出口等策略来应对,但问题尚未得到本质缓解。预计未来数年才能逐步改善运输条件。
中国汽车出口为何受日韩海运企业的重重阻碍

在全球汽车产业改革与市场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崛起已经成为行业内外都无法忽视的现实。近年来,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的拓展机遇让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伴随着这一机遇而来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汽车出口方面的物流与运输困境,成为制约中国汽车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瓶颈。

运输成本高企:中国车企的出口之痛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广裕在最近一次关于向埃及和叙利亚出口1000辆吉利汽车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出了警示。他指出,运输难题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障碍之一。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运输成本过高,而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集装箱船的缺乏以及日韩海运企业的垄断。" 金广裕的这番发言立即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从整体来看,目前,中国整车的出口命脉仍然掌握在日韩海运企业的手中。这让众多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倍感无奈。具体而言,金广裕指出,目前还没有中国海运企业具备适用于远洋运输的滚装船,而日韩企业则在这一领域拥有绝对的优势。他们不仅在技术上领先,而且通常与大型汽车制造商如丰田、本田及日产等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从而锁定了稳定的运输订单。这使得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运费上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进一步压低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运费计算差异:中国车企额外负担

根据金广裕的分析,日韩汽车制造商的运费通常按照"每辆车"进行计算,而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则往往是按照汽车所占用的体积来计费,这就使得中国企业的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例如,在吉利的案例中,每辆汽车的运费高达700美元,而日韩车企同类车型的运费则可以节省5%到10%,这一差距立即影响到了中国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让它们在价格与利润的博弈中处于劣势。

此外,对于出口到南美市场的汽车而言,每辆车的运输费用更是高达1300至1500美元,这无疑给原本仅定价在3000至8000美元的汽车成本增加了巨大的负担。这种情况让许多汽车制造商在面对强烈的市场需求时,难以实现生产与出货的平衡,长城汽车的宣传部部长商玉贵对此表示深表困惑,虽然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订单量很大,却因为舱位不足,无法有效地进行出货。一方面是市场的机遇,另一方面却是物流的挑战,让这些企业在发展的关键时刻陷入了停滞。

关税叠加效应:出口成本压力倍增

而更为复杂的情况在于,整车出口的关税征收标准是依据到岸价(CIF)来计算的,这个价格不仅包括了汽车的生产成本,也包含了运输费用。当中国制造商需要支付40%到50%以上的高关税时,出口成本的压力便成倍增加,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这种现象使得许多本可能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的中国汽车品牌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企业应对策略:多元化运输模式

为了应对当前的运输挑战,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金广裕透露,由于直接与日韩海运企业的议价门槛较高,很多企业选择依赖中间公司来降低运输成本,或者寻求客户自行订舱,从而压低运输费用。随着运输模式的多元化,部分企业也在尝试通过集装箱运输整车,但是,由于附加费用过高,这一方案并未能真正成为主流。

长城汽车也在发挥其资源优势,通过CKD(完全散件装配)和SKD(半散件装配)的方式进行出口,利用集装箱运输零配件,待到所在国后再进行组装。这一模式不仅帮助企业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品牌的全球布局能力。然而,这种出口模式对海外组装厂所需的投资也给中国汽车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

未来展望:本土海运企业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试图通过投资建造一艘滚装船来解决这一运输难题,然而高达1亿美元的投资成本让这一计划无奈搁置。面对这样的局面,预计未来几年内,国内的一些大型海运企业如中海集团和中远集团有望逐步进入车辆远洋运输市场,为中国汽车的海上运输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据透露,中海集团近期已经成立了汽车轮渡公司,并购入两艘二手滚装船,而中远航运也计划在明年开展国际汽车运输业务,并已从国外购置了几条二手船只。虽然这一动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舱位紧张的问题,然而目前的船队规模仍然显得不足,这使得整体运输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总体来看,尽管中国汽车出口在逐步克服运输挑战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日韩企业依然主导市场的现实背景下,未来的出口形势仍旧充满变量。预计在持续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整个行业将在2027年至2028年间,才有望迎来整体运输困境的真正改善。此时,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合作,共同拓展国际市场,将是整个行业需面对的重要任务。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中国汽车品牌要想真正崛起于国际市场,必然需要在运输、服务、品牌和技术等各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在全局观下看,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挑战,更是行业生态及政策环境的问题。为此,政府及相关机构亟需重视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运输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国内海运企业的崛起与壮大,强化国际物流网络的建立,方能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扩展铺平更加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