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散货海运市场的供需新平衡新船运力与港口挤塞的双重挑战

挪威金海洋航运集团预计,通过港口挤塞和中国沿海贸易的需求,干散货海运市场能消化10%新船运力。尽管新船交付数量需减少40%才能维持较高的租金水平,但市场仍显示出韧性与潜在增长。
干散货海运市场的供需新平衡新船运力与港口挤塞的双重挑战

在全球干散货海运市场中,能够有效平衡新船运力的快速交付和港口现存拥堵问题,已成为行业参与者和观察者必须认真思考的核心议题。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国际贸易格局复杂化,特别是在近年疫情冲击下,海运行业的运作模式和需求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

市场现状:运力消化与租金水平

挪威金海洋航运集团(Golden Ocean Group)首席执行官比尔伦(Birgitte Penntvedt)近日在奥斯陆发表讲话,对当前市场状况提出了深刻见解。他指出,从港口拥堵状况及中国沿海贸易实际需求来看,全球约10%的干散货船运力能够被有效消化。

"若要确保海岬型船日租金维持在2万美元以上,新船交付量必须减少40%。"比尔伦强调,在运力供应过剩情况下,管控新船投放是确保租金稳定的关键因素。

数据显示,金海洋今年二季度净利润降至2690万美元,同比下滑73.4%。主要原因在于租船开支激增导致运营成本上升60%,达9350万美元。

港口拥堵:意外支撑运价

目前全球约有263艘干散货船滞留在各装卸港口,占总运力的5.5%。其中119艘海岬型船占比达11.1%。比尔伦表示:"即便在物流需求偏低的夏季,港口拥堵仍显著存在。预计未来几年这种情况不会有明显改善,冬季可能更为严重。"

这种港口效率不足导致的船舶滞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运价提供了支撑。分析师常忽视的是,中国沿海每季度干散货运输需求可达2亿吨,相当于全球运力的6%。

煤炭运输:填补市场空白

比尔伦对铁矿石进口量略感失望,但对煤炭运输前景表示乐观。他指出:"至欧洲的焦煤运输和日本进口量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中国焦煤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作为发电重要原材料,煤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港口处理能力不足将进一步加剧拥堵,反而有利于提升运力利用率和运费水平。优化港口作业流程成为航运公司和港口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未来展望:审慎乐观

比尔伦预测,由于旧船拆解速率下降,新船交付量需减少40%才能保持全球船队运力使用率在90%以上。若能实现,海岬型船日租金有望维持在2-3万美元,巴拿马型船可达1.5-2万美元。

目前全球船队运力使用率达92.5%,但随着新船持续交付,这一比率将不可避免下滑。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干散货运输供需关系面临新考验。

尽管挑战重重,市场仍展现出韧性与适应性。航运公司需在船舶投资决策上保持审慎,提升运营效率;政策制定者也应改善港口基础设施,提升物流效率,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