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以及新能源的重视,纯电动物流车逐渐在物流行业中崭露头角。2016年,北京市开展了纯电动物流车示范运营,标志着这一新型运输工具开始在国内物流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虽说很多人对电动物流车仍持怀疑态度,但它与传统燃油车的比较揭示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纯电动物流车的优势
1. 结构设计的简易性
纯电动物流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单元、驱动控制器、电动机以及机械传动装置构成,整体设计遵循驾驶员的传统操作习惯,依旧设有前进、空挡和倒退的挡位。同时,电动机能够直接负载启动,省去了传统汽车的离合器,使得驾驶操作更简单,提速更加迅速,也没有噪音影响。
2. 充电便利性
电动物流车能够通过交流充电桩连接220V民用电源进行充电,大大提升了充电的便利性。用户不仅能在家充电,还可以在运输途中通过手机APP找到附近的直流快充站进行补电。
3. 维护成本低
电动物流车不再需要昂贵的发动机,因而维保成本显著降低。电池部分虽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但通常会提供5年或20万公里的质保,使得整体运营成本相对更具竞争力。
纯电动物流车的劣势
1. 重心和载重限制
目前电动货车的整备质量可高达3630kg,而根据工信部的法规,蓝牌货车的总质量不得超过4500kg,这意味着电动货车在载重方面可能会受限,导致运营成本上升。
2. 续航里程
纯电动货车在满载的情况下续航里程仅为150km至200km,这在充电网络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大大限制了其操作范围,主要适用于城市末端配送或短途配送。
3. 充电设施不足
尽管现有的交流充电桩大多可满足日常需求,但充电时间较长,不适合高频次的物流企业。虽然直流快充减少了充电时间,但其数量较少且成本高昂,易导致排队现象,影响配合运输。
政策支持的助推
政策层面对新能源物流车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强,自2015年起实施的购置税免征政策、大城市的入城政策、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激励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各地纷纷推出相关扶持措施,从而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市场氛围。
市场定位及客户群体
纯电动物流车的目标客户主要包括城市配送的三方物流企业、快递行业、搬家公司以及电商企业等。其在城市内的灵活性和环保优势,将在未来顺应环保趋势而获得愈加广泛的应用。例如,三方物流企业因"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需求,尤其适合使用电动物流车。此外,电商企业为了提升其运作效率,逐渐组建自有配送车队,能借此提高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电动技术的不断进步,行驶里程更长、充换电体验更便捷的纯电动物流车,必将为未来的物流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电动物流车历史悠久,从1873年第一台电动货车问世至今,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它的再次崛起,意味着我们正在迈向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物流时代。
总的来说,尽管当前纯电动物流车面临充电、续航等诸多挑战,但由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支撑,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期待未来能在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更好成果,为物流行业带来更加环保与高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