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与美国海事联盟(USMX)的谈判因自动化问题再次陷入僵局。在经历10月份的短暂罢工后,双方本周试图重启关于新一轮劳务总协议的谈判,然而USMX在自动化立场上的转变加剧了紧张局势。距离1月15日的最后期限仅剩两个月,若无法达成共识,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可能再次停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
谈判背景:迫在眉睫的协议更新
ILA与USMX的劳务总协议覆盖美国东部及墨西哥湾多个重要港口,涉及数万名码头工人的工作条件。原协议已于2024年9月30日到期,经双方同意延期至2025年1月15日。目前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分歧严重,协议前景不容乐观。
自动化争议:谈判破裂的导火索
自动化问题始终是谈判的核心争议。ILA指控USMX违背不讨论全面或半自动化的承诺,提出实施半自动化的意图。ILA在声明中强调,虽支持提升安全性和效率的自动化技术,但必须确保人类操作员的控制权,反对任何导致失业的方案。
USMX则回应称,引入新技术旨在提升港口安全性和吞吐能力,而非取代工人。其指出部分港口使用自动化技术已近二十年,认为ILA的保守立场将阻碍行业发展。
自动化的定义与类型
港口自动化通常分为四类:
- 人工操作: 完全依赖人力
- 辅助自动化: 设备辅助人工(如起重机)
- 半自动化: 系统执行部分操作(如自动导引车)
- 全自动化: 完全无人操作
劳资双方的立场分歧
ILA:有条件的自动化
主张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保障工人就业与再培训
- 共享自动化收益
- 确保系统安全
- 维护工会权益
USMX:技术进步的必然性
主要观点包括:
- 自动化是行业发展趋势
- 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 将创造新型就业岗位
- 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可能的解决方案
专家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寻求平衡:
- 分阶段实施自动化
- 建立工人培训基金
- 制定统一技术标准
- 加强劳资协商机制
对供应链的潜在影响
若谈判失败导致港口停摆,将加剧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货物延误、运输成本上涨等问题,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产生连锁反应。
分析指出,唯有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推进自动化转型,才能实现效率提升与工人权益保障的双重目标。否则,持续的争议不仅将制约美国港口业发展,更会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