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小额进口商迎来合规利好

荷兰排放管理局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进行调整,显著降低了小额进口商的合规负担。年进口量低于50吨的进口商免于报告义务,超过50吨的进口商可使用欧盟默认排放值。进口商应评估进口量,寻求专业支持,并为过渡期后的全面实施做好准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小额进口商迎来合规利好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作为"Fit for 55"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防止碳泄漏现象。近日,荷兰排放管理局(NEa)针对CBAM过渡期要求作出两项重要调整,为中小规模进口商提供了显著的合规便利。

CBAM机制解析:应对碳泄漏的贸易政策工具

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是一种基于进口商品碳排放量的特殊关税制度。该机制主要针对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气等六大高碳排放行业产品。

设立CBAM的主要目的包括:

  • 防止欧盟减排成果因产业外迁而抵消
  • 平衡国内外生产商的碳成本负担
  • 推动全球范围减排行动

荷兰新政要点:减轻中小企业合规压力

荷兰排放管理局于2025年4月15日发布的新规主要包含两方面调整:

1. 报告门槛调整

将原定的150欧元货值门槛改为50吨年进口量标准。年进口量低于此标准的企业可免除CBAM报告义务。

2. 排放数据简化

保留报告义务的企业可使用欧盟提供的默认排放值,无需自行收集验证具体排放数据。

企业应对策略:分阶段合规方案

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建议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

小型企业 :确认年进口量是否低于50吨阈值,如符合条件可免除当前报告义务。

中型企业 :可优先采用默认排放值简化流程,逐步建立排放数据收集体系。

大型企业 :应着手建立完整的碳排放监测系统,为2026年全面实施阶段做好准备。

CBAM实施时间表:过渡期与全面阶段

当前过渡期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主要进行数据收集和系统测试。2026年1月1日起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进口商需购买CBAM证书以抵消产品碳足迹。

业内专家指出,未来CBAM覆盖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建议相关企业持续关注政策变化,提前规划低碳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