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1全球标准助力海关商品分类打破壁垒加速贸易便利化

GS1全球标准正助力海关商品分类实现标准化、数字化和统一化,解决现有分类的复杂性、低效性和冲突问题。通过GTIN、GPC和GDSN等关键要素,结合中国先行实践,将GTIN与HS编码结合,试点项目已初见成效。未来,GS1将继续加强合作,推动商品分类标准化,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
GS1全球标准助力海关商品分类打破壁垒加速贸易便利化

在全球贸易的货运港口,无数集装箱堆积如山,每一件商品都等待着被准确识别和分类。而商品分类的复杂性和低效率,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着贸易的顺畅进行。如何打破这道屏障,让商品在全球自由流通?GS1全球标准正在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商品分类:现有挑战与痛点

传统的商品分类方法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分类过程往往过于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商品分类的理解和标准存在差异,导致分类结果不一致,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商品分类过程中容易出现冲突和争议,影响贸易的顺利进行。

GS1的解决方案:标准化、数字化、统一化

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正在积极探索利用其在全球商品标识领域的优势,为商品分类提供更精确、清晰、易懂、客观、公正和高效的解决方案。GS1的核心理念是"标准化、数字化、统一化",通过建立统一的商品标识体系,实现商品信息的全球共享和互联互通。

GS1的解决方案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 GS1商品标识(GTIN): GTIN是全球唯一的商品标识代码,可以唯一标识每一件商品。通过使用GTIN,可以避免商品分类过程中的歧义和混淆,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
  • 商品分类代码(GPC): GPC是一种用于对商品进行分类的标准化代码体系。GPC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子类别,可以帮助企业和海关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商品信息。
  • 全球数据同步网络(GDSN): GDSN是一个全球性的数据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商品信息的实时同步和共享。通过使用GDSN,企业可以向其贸易伙伴提供准确、最新的商品信息,提高贸易效率。

中国先行:GTIN与HS编码的结合

中国在商品分类标准化方面走在前列,积极探索将GS1的GTIN与海关的HS编码相结合,以提高商品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具体做法包括:

  1. 建立可靠的GTIN数据来源,确保GTIN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针对不同行业,建立行业数据集,收集和整理与商品分类相关的行业信息。
  3. 建立GTIN与HS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统一的商品分类体系。
  4. 建立科学的决策流程,包括可行性研究、技术能力评估、与数据库和清关流程的对接等。

试点项目:初步成果

目前,中国已经开展了一些试点项目,探索将GTIN与HS编码相结合。例如,在奶粉行业,通过将350个奶粉品牌细分为1000多个类别,并与122个GTIN进行匹配,实现了与HS编码的自动对应,大大加快了清关速度。

此外,GPC BRICK-HS4映射已经覆盖了GPC的2830个产品类别(71.88%),并覆盖了515个HS4位代码(42.2%)和69个章节(71%)。目前,GTIN-HS10数据库正在按产品领域划分(例如,葡萄酒、尿布等)。

未来展望

GS1全球标准在商品分类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GS1将继续加强与各国海关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商品分类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为全球贸易的便利化做出更大的贡献。这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持续的投入,包括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合作推广等方面。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GS1全球标准将在商品分类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