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携手开发北极航道:未来海洋贸易的“黄金通道”
中俄两国在北极航道方面展开合作,首次在联合公报中提及此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逐步成为可能,预计2030年将显著改变全球海洋贸易格局。这一航道被誉为“黄金水道”,可缩短中欧贸易的航程并降低运输成本。中俄还在扎鲁比诺港的建设上达成合作,为未来海运提供更便捷的支持。
中俄两国在北极航道方面展开合作,首次在联合公报中提及此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逐步成为可能,预计2030年将显著改变全球海洋贸易格局。这一航道被誉为“黄金水道”,可缩短中欧贸易的航程并降低运输成本。中俄还在扎鲁比诺港的建设上达成合作,为未来海运提供更便捷的支持。
中俄贸易物流的定位需精准化与个性化,通过定制化方案、基础设施布局、本地化运营及数字化手段来应对市场需求与地缘挑战,力求在风险管理与差异化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讲述了一次从中国哈尔滨到俄罗斯伊尔库斯克的国际物流案例。针对超大和超重货物的运输难点,我们制定了科学的装载方案,成功确保货物安全准时到达,同时压缩了运输成本,赢得了客户的满意。
中俄边境海关在哈尔滨市举行会谈,深入探讨和推动两国间的通关合作和贸易便利化。会议旨在加强“龙江丝路带”与“滨海1号线”的对接,讨论口岸管理、商品监管互认等问题,并规划未来的合作方向,促进双边贸易的顺利进行。
俄罗斯空中之桥货运航空公司开通新航线,从中国到卢森堡的货运服务,提升中欧之间的运输效率。公司计划扩大机队,响应日益增长的中俄贸易需求,提供便捷的高技术产品运输解决方案。
东莞石龙于2023年9月25日正式启动中欧班列(粤满俄)试运行,标志着这一国际物流通道的开通。该班列预计仅需15天行驶11000多公里,连接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自2013年运营以来,石龙物流中心持续为中亚和中欧的贸易提供高效物流服务。此次航线的启用将加强中俄贸易产业园的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与俄罗斯萨马拉之间的新直飞航线于10月13日正式开通,每周两班。此航线提升了三亚的国际化水平,便利了两地的商贸往来和旅游发展,对中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统梳理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术语,如EXW、FOB、CIF、DDP等,阐述其核心作用、责任划分及风险转移,并分析特殊贸易情形。强调选择合适贸易术语的重要性,以及风险控制的关键,旨在帮助外贸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商会推出的可持续贸易与贸易融资原则为各方提供了评估贸易可持续性的框架,关注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旨在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贸易。该原则通过明确定义标准、减少绿色洗涤风险,支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DAP是国际贸易术语,卖方负责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及相关费用,为全球交易提供清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