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连续第三年登顶Gartner全球供应链前25强
施耐德电气连续第三年获得Gartner全球供应链前25强第一名,英伟达跃升至第二。施耐德推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转型战略,并将可持续发展与商业成果紧密结合,展示了供应链管理的未来方向。
施耐德电气连续第三年获得Gartner全球供应链前25强第一名,英伟达跃升至第二。施耐德推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转型战略,并将可持续发展与商业成果紧密结合,展示了供应链管理的未来方向。
2025年下一代供应链大会将在纳什维尔举行,Uber Freight执行副总裁Val Marchevsky将作主旨演讲,分享最新物流技术与市场机遇。加速数字化与创新的思考,将为业内人士带来深刻的洞察和发展的新机遇。
第36届年度物流状态报告强调,尽管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物流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企业通过多样化供应链和数据驱动的管理策略来应对 rising costs。同时,推动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关键趋势,帮助企业在复杂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
萨夫朗在法国里昂附近投建碳刹车生产厂,投资4.5亿欧元,计划至2030年投入运营。新厂将利用低碳电力实现零排放,并预计在2037年前提高25%产量。该项目体现了公司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隆港,靠近中央中国,凭借其自然港口优势与丰厚的产业资源,正迅速发展为东北亚重要的货运与旅客服务中心。该港口正在推进双核心战略,丰富服务项目,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东亚海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高雄港作为台湾重要的海上枢纽,覆盖300多条国际航线,凭借卓越的自然条件和多样化的产业服务区域,为全球贸易提供支持,并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未来,高雄港将继续优化服务与基础设施,强化其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地位。
多阿拉港作为喀麦隆最大的港口,不仅是非洲重要的海上物流中心,也是港口安全与管理的先锋。管理局通过执行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现代化管理,以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潜力,为地区货物流通提供便利。
釜山港务局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将釜山港发展为全球航运中心。尽管面临挑战,已实现2100万TEU的集装箱处理量。港务局正通过扩建基础设施和智慧港口建设,提升竞争力,优化运营效率,力求在全球航运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Port Nelson Ltd是新西兰Nelson Marlborough地区的核心渔港和物流枢纽,2016-2017年度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1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8,106 TEU,连续805次船舶到访。港口正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与服务,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国际商会推出的可持续贸易与贸易融资原则为各方提供了评估贸易可持续性的框架,关注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旨在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贸易。该原则通过明确定义标准、减少绿色洗涤风险,支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