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启动国家通关时间研究 提升海运贸易效率
菲律宾在马尼拉国际集装箱港启动国家通关时间研究,旨在提升海运贸易的清关效率。该项目得到WCO与英国HMRC的支持,将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识别瓶颈,预计于2025年底推出最终报告,为未来贸易便利化和全国协调提供基础。
菲律宾在马尼拉国际集装箱港启动国家通关时间研究,旨在提升海运贸易的清关效率。该项目得到WCO与英国HMRC的支持,将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识别瓶颈,预计于2025年底推出最终报告,为未来贸易便利化和全国协调提供基础。
本文探讨了国际贸易惯例及其重要性,重点介绍了《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以及《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理解这些贸易术语有助于提升跨国交易的效率,减少争议,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2025年2月新推出的东西航路网络将通过减少港口停靠,增强班车服务,并运用尖端的转运枢纽,提升全球贸易的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快速可靠的运输体验。
本文章探讨海关及相关部门如何通过《贸易便利化协议》与《修订京都公约》,实现协作与效率提升,促进国际贸易顺畅,降低货物通关时间。
本文系统梳理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贸易术语,如EXW、FOB、CIF、DDP等,阐述其核心作用、责任划分及风险转移,并分析特殊贸易情形。强调选择合适贸易术语的重要性,以及风险控制的关键,旨在帮助外贸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术语。
DAP是国际贸易术语,卖方负责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及相关费用,为全球交易提供清晰框架。
国际商会推出的可持续贸易与贸易融资原则为各方提供了评估贸易可持续性的框架,关注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旨在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贸易。该原则通过明确定义标准、减少绿色洗涤风险,支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海关总署近期宣布对报关单进行改革,新增"贸易国别(地区)"指标。这一变化旨在提高报关准确性,反映真实的国际贸易情况,从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该指标将简化报关流程,提高报关效率,助力企业进行更有效的全球贸易。
国际商会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治理,倡导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特别是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的发展。ICC呼吁各国降低贸易壁垒并增强MSMEs的竞争力,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自贸区保税库的转口贸易功能,以三方贸易模式帮助企业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实现跨境贸易。文章深入解析了转口贸易所需的单据与流程,并强调了自贸区保税库在提高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实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