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电动化:掌控未来的动能革新

物流行业正快速电动化,电动卡车销售增长35%。政策环境、成本降低及企业减排目标推动电动化进程。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是主要障碍。中国在电动卡车市场领先,欧洲亦销量飙升。美国和欧盟新规将助力电动化,但长途运输充电解决方案仍需策略性规划。
物流行业电动化:掌控未来的动能革新

在全球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电动化转型。 2023年,电动卡车的销售相比去年增长了35% ,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这一趋势背后有着雄心勃勃的环保政策、成本降低的趋势以及企业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共同推动。

电动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挑战

尽管电动化的进程在短途与长途货运之间的表现各异,但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展至关重要。长途运输所需的频繁充电,使得这一过程显得尤为复杂。剑桥大学机械工程教授大卫·塞邦(David Cebon)指出: "为电动车队布局足够的电力供应和承担费用成为电气化的最大障碍。" 在全球范围内,道路交通占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比例高达 12.2% ,这表明电动化对减少碳排放的潜在影响。

行业差异化响应

目前,电动车辆电气化被视为2023年物流行业的第13大趋势, 17% 的物流决策者认为这与他们的公司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时尚和生活方式行业对此最为支持, 24% 的决策者表示电动化至关重要,相比之下,生鲜产品行业仅有 10% 。塞邦教授分析道: "一般而言,轻载和短途运输尤为容易电动化,而时尚产品通常较轻,而生鲜产品可能相对较重。"

重型卡车电动化难题

电动化进程中的一大难点在于重型卡车的去碳化。与乘用车相比,重型卡车的年行驶里程几乎高出十倍,去碳化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塞邦教授强调: "氢动力卡车的前景不妙,因为它们的购置和运行成本远高于电动卡车,而后者的价格和成本正在迅速降低。" 根据《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4》报告, 中国在电动卡车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占全球70%的销售量 ,尽管这一比例较2022年的85%有所下降。在欧洲,电动卡车的销售量几乎增长了三倍,超过了10,000辆,而美国的电动卡车销量虽然也增长到1,200辆,但仍不足所有卡车销售的0.1%。

政策推动与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新通过的重型车辆排放法规预计将在不同细分市场上促使"零排放车辆"(ZEV)的销售份额达到 60% 。与此同时,欧盟针对重型车辆(HDV)的二氧化碳标准要求到 2040年减少90%的碳排放 ,将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的电动化。2023年,欧盟立法要求在欧洲的高速公路和大城市定期建设电动卡车的公共充电站,但对于长途运输车队而言,还需更多基础设施。

塞邦教授指出: "长途电动卡车通常需要每四小时充电一次,而研究显示车队尽量避免在公共卡车停靠站充电。他们更愿意在计划内的休息时间,或在装卸货物时进行充电。如果不便在高速公路的公共充电点停靠,额外的充电停留将延长旅程,并相应产生额外费用,这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财务负担。"

战略性充电正是推动车队电动化的关键。通过在夜间充电、在物流设施(如仓库和货运中心)装卸时充电,以及在特定设施进行法规规定的司机休息期间充电,可以有效应对长途运输的需求。

全球电动化进程加速

在这一生态系统中,进展总是存在的。公司Milence于2023年3月在英国推出了首个电动卡车充电设施,并计划在欧洲扩展其业务。在加利福尼亚州,至 2035年 已经制定了电动拖运卡车的法规,并计划于 2045年 实现电动重型卡车的目标,激励着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

通过这些努力,物流行业的电动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转型将为实现更清洁、更高效的运输系统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