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2024年全球物流受到众多经济、地缘政治及环境挑战的影响,供应链领导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急需寻找新的韧性解决方案。尤其是红海区域局势的波动,迫使企业调整策略,包括提前安排货运和采取战略储存。在展望2025年之际,有几个关键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物流战略。
1. 中国新年对供应链的影响是否会减弱?
中国新年期间通常对全球供应链产生重要影响,工厂关闭和生产放缓将导致企业争相在节前将订单发出,节后需求则大幅回落。然而,2025年会否重演这一模式?
在2024年,企业因应持续的干扰而提前安排货物运往欧洲,导致传统的高峰期提前至夏季,并对于第四季度的需求产生意外影响。这一现象可能暗示企业在2025年再次采取提前发货的计划,以增强韧性,因此,1月份的传统需求可能会落于历年之下,从而释放通常紧张的运力。但正如下文所述,经济的改善与恢复也可能使需求回归正常水平。
2. 经济增长是否会推动需求上升?
尽管企业可能会提前安排货物,但随着预计2025年经济走势乐观,外界可用运力在需求上升的背景下或将被填满。根据高盛的预测,全球经济预计将实现2.7%的稳健增长。再加上通胀预期降低至1.8%,利率下滑以及能源价格稳定,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可能也会增加。
预测2025年消费上升的企业可能会提高库存水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转向战略性仓储来储备商品。这一变化将可能导致2025年上半年进口需求依旧旺盛,但需注意经济预测的准确性,任何不准确的预测都可能引发供需不平衡,需要企业及时调整。
3. 对外国供应的依赖是否会进一步加深?
2024年,欧洲制造业服务经历了相对疲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大部分时间低于50,11月降至45.2。这一现象是由于输出下降、新订单剧减以及劳动力明显减少等多重因素造成的。与此同时,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水平仍然强劲,可能会导致2025年对这两个国家的需求增加。不过,美国即将实施的新政治政策可能会影响这一领域及全球贸易的趋势。
总结而言,2025年供应链的关键挑战和机遇,需要行业内的决策者保持敏锐,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与需求。同时,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变动也将对全球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密切关注后续的物流动态,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未来。